广西强降雨致32万余人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

广西强降雨致32万余人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

烈焰风暴 2025-09-05 供应产品 4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日,广西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山洪和地质灾害频发,据初步统计,此次灾情已造成超过32万人受灾,部分区域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多方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并加紧抢修受损设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救灾工作正全面有序推进。

7月以来,广西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引发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据广西应急管理厅最新统计,截至7月5日,此次降雨过程已造成全区14个市、68个县(区)超过3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逾3.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12亿元,暴雨仍在持续,救援工作正紧张进行中。

雨情凶猛:多地日降雨量破历史极值

本轮强降雨自6月底开始影响广西,桂北、桂中及沿海地区成为重灾区,气象监测显示,桂林、柳州、河池、钦州等地累计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桂林永福县单日降雨量达420毫米,打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持续的暴雨导致江河水位迅速上涨,桂江、柳江、红水河等2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漓江桂林站水位一度超过警戒线2.5米。

“雨下得太急了,根本来不及排水。”桂林市临桂区一位村民描述,低洼地区的房屋一楼几乎全部被淹,部分山区村庄因道路中断成为“孤岛”,在柳州融水县,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导致多处民房被掩埋,救援队伍依靠冲锋舟和直升机转移受困群众。

灾情严峻:32万人受灾,农业与经济遭受重创

强降雨带来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初步统计显示,全区因灾倒塌房屋超过8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2万公顷,其中水稻、甘蔗等经济作物受损尤为严重,多条国道、省道因塌方中断,部分铁路线路被迫停运,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多个航班延误或取消。

广西强降雨致32万余人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

在受灾最严重的桂林全州县,许多乡镇的农田和鱼塘被洪水淹没。“一年的收成没了,重建至少需要两三年。”一位种植柑橘的农民无奈地说,广西是我国重要的蔗糖和水果产区,此次灾害预计将对区域性农业经济造成较长期影响。

全力救援:军民携手守护生命防线

灾情发生后,广西迅速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开展24小时值班调度,并向重灾区派出工作组指导抢险,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消防应急救援队伍累计出动1.2万人次,调动冲锋舟、橡皮艇300余艘,直升机10架次,全力开展人员转移、物资输送和堤防加固工作。

在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救援人员利用绳索和担架将一位被困在山洪中的老人从屋顶救下;在桂林阳朔,志愿者团队连夜装填沙袋加固河岸,许多受灾群众被安置在学校、体育馆等临时避难场所,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充足。

广西强降雨致32万余人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

科学预警与长期挑战

尽管救援及时,但此次灾情也暴露出部分地区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的不足,专家指出,广西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占比高,加上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日益凸显。

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表示,此次强降雨与南海季风爆发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密切相关,“未来十天广西仍有间歇性强降雨,需持续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广西已部署对中小河流、水库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全面排查,并利用大数据和遥感技术加强预测预警。

灾后重建与反思

洪水终将退去,但灾后重建工作才刚刚开始,如何提升城乡防洪排涝能力、优化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措施,成为当地政府必须面对的长远课题,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活动也已启动,共同助力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广西强降雨致32万余人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

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广西人民展现出坚韧与团结,而科学防灾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理念,或许将成为从灾难中汲取的最深刻启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诚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广西强降雨致32万余人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