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游本昌,依然在艺术道路上绽放光彩,他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永不停歇的创作热情,展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执着与坚守,从经典角色到如今依然活跃于荧屏,游本昌用一生诠释了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其人生历程与艺术成就相映生辉,成为无数后辈学习的楷模。
2023年,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先生迎来了他的90岁生日,这位以济公形象深入人心的老戏骨,用他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诠释了何为“年龄只是数字,艺术永葆青春”,从荧幕到舞台,游本昌以九十高龄依然活跃在文艺界,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令人惊叹,也引发了人们对年龄与艺术价值的深层思考。
游本昌出生于1933年,江苏泰州人,他早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现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在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游本昌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但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1985年版电视剧《济公》中的济公形象,他以其诙谐、慈悲的表演,将这位疯癫和尚演活了,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有趣的是,游本昌出演济公时已52岁,正值中年,但他却以超凡的演技征服了观众,证明艺术不分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游本昌并未淡出公众视野,相反,他在晚年迎来了艺术生涯的又一春,2010年代,他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如《李献计历险记》《刀见笑》等,展现了其多面化的表演风格,更令人钦佩的是,游本昌在80多岁高龄时依然投身话剧舞台,主演了《弘一法师》等作品,每场演出都亲自上阵,台词功底和体力丝毫不输年轻人,他曾笑言:“演戏是我的生命,只要还能动,我就要演下去。”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使得游本昌在90岁时依然精神矍铄,创作力旺盛。
游本昌的高龄艺术生涯并非个例,但它折射出一个 broader 的社会议题:在老龄化加剧的今天,如何重新定义年龄与价值?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19.8%,越来越多像游本昌这样的老年人选择退而不休,在文化、公益等领域持续发光发热,游本昌本人就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支持年轻演员成长,体现了“老有所为”的精神。
但游本昌的九十之年也引发了对健康与艺术的讨论,他曾在采访中分享自己的养生秘诀:保持乐观心态、坚持锻炼、注重饮食,更重要的是,艺术创作成了他延缓衰老的“灵丹妙药”,研究表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老年人往往认知功能更佳,生活满意度更高,游本昌的例子生动说明,年龄不是限制,而是积累的财富——他的人生阅历和表演经验,使得其晚年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游本昌的艺术 longevity 也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支持,中国社会对老年艺人的尊重和包容,以及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像他这样的艺术家提供了持续展示才华的平台,从济公到弘一法师,游本昌的角色选择也反映了其个人修行与时代精神的共鸣:从娱乐大众到传递人文关怀,他的艺术之路愈发厚重。
回看游本昌的九十人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表演大师的传奇,更是一种生命哲学的启示:年龄从来不是梦想的枷锁,而是智慧的沉淀,正如他在一次访谈中所说:“我今年90岁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在成长。”这句话或许是对他艺术人生最好的总结——无论多大年龄,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这才是永葆青春的真谛。
在游本昌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如何超越时间,如何让生命焕发永恒的光彩,他的故事鼓励着每一个人:无论年轻与否,只要心怀 passion,人生永远可以风华正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