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之父是赵奢,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他早年曾担任田部吏,负责征收田赋,不畏权势,严厉执法,使平原君的家臣都不敢触犯法律,后来,赵奢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等大臣一起,共同抵御秦国的入侵,在长平之战中,赵括接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将,由于他缺乏实战经验,盲目自信,最终导致赵军大败,赵括也被秦军射杀,赵奢虽然不是赵国最著名的将领,但他的军事才能和执法精神却为后人所传颂。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卓越的才能和事迹而被铭记,在赵国的历史上,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他儿子赵括那样广为人知,但他的名字却同样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就是赵括的父亲——赵奢。
赵奢原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小官,在当时,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家的人不肯交租,赵奢依法办理,严惩了平原君家的九个管事人员,平原君大怒,要杀了赵奢,赵奢却不慌不忙地对平原君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遵守国法,法纪就会削弱,法纪削弱了国家也就衰弱了,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能安享富贵吗?如果您不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左右都效法这种行为,那社会秩序就会大乱,国家就会灭亡,到那时,您即使是拥有万辆兵车的贵戚,也难逃脱杀身之祸。”平原君听后,认为赵奢很有见识,就把他推荐给赵王。
赵王让赵奢管理全国的赋税,他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使得赵国国库充实,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廉颇回答说:“道路遥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路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声音,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判处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许历请求再提一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了,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得胜而归。
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
赵奢为人正直,廉洁奉公,为将果敢勇猛,有勇有谋,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胜负的关键,所以在作战中能够审时度势,灵活运用战术,他不畏惧强敌,敢于以少胜多,为赵国赢得了重要的胜利,保卫了赵国的领土和尊严。
与赵括相比,赵奢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显得尤为突出,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和应变能力,他在长平之战中,盲目自信,不听从将领们的建议,执意要与秦军决战,最终导致了赵国军队的惨败,而赵奢则能够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军队取得胜利。
赵奢的一生,为赵国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军事思想和领导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
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失败后,赵国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赵国的统治者们开始反思,认识到赵奢的重要性,他们开始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训练,在赵奢的影响下,赵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将领和军事人才,如李牧、廉颇等,这些将领在后来的战争中,为赵国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奢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却永远铭刻在赵国人民的心中,他是赵国的英雄,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