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开幕式以“青春追梦”为主题,突出青春活力与文化交流,融合巴蜀特色与现代元素,呈现了一场简约而精彩的文化盛宴,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齐聚东安湖体育公园,在“蓉火”火炬照耀下,共同见证体育精神与青春梦想的交汇,整场演出彰显了中国风格与青年气象,标志着成都大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各国代表团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展开激烈角逐。
7月28日晚8点,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内,灯光璀璨、掌声雷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一刻,成都以“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一场融合巴蜀文化、青春活力与科技创新的视听盛宴,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的开端,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与青春梦想的绽放。
时间与地点:匠心独运的选择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时间选定在7月28日,寓意深远,七月盛夏,恰逢中国学生暑假和全球青年活力迸发的季节,象征着大运会“青春、团结、梦想”的主题,而晚上8点的黄金时段,则确保了全球观众都能通过直播共享盛况,体现了组织方的国际视野,地点选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更是成都城市规划的亮点,这座位于龙泉驿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以“太阳神鸟”为设计灵感,融合了古蜀文明与现代建筑美学,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容纳4万名观众,东安湖片区作为成都“东进”战略的核心区域,借大运会之机实现了基础设施升级和生态焕新,成为成都走向世界舞台的新名片。
开幕式亮点:传统与未来的交响
开幕式以“梦想点亮未来”为主题,分为“文明之光”、“青春之约”和“世界之梦”三个篇章,时长约100分钟,演出巧妙运用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AR技术再现了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图腾,无人机矩阵在夜空中勾勒出大熊猫“蓉宝”的形象,而火炬传递则首次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由航天员通过云端点燃主火炬,象征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这些元素不仅展示了成都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的历史底蕴,更凸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
开幕式突出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原则,没有明星大腕的炫技,而是由大学生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担纲主演,传递了“全民参与”的理念,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团入场时,背景音乐融入了川剧变脸和蜀绣元素,看台上志愿者们用方言欢呼,营造出“天府之国”的热情氛围,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奥列格·马迪钦在致辞中赞叹:“成都让大运会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友谊、尊重与卓越。”
背后的意义:青春盛会与城市蜕变
成都大运会原定于2021年举行,但因疫情两度推迟,这反而让筹备工作更加精益求精,开幕式地点东安湖体育公园,从荒芜之地到现代化场馆的蜕变,是成都城市发展的缩影,过去五年,成都新增地铁线路100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5%,并借大运会推进了智慧城市建设和国际交流,这场开幕式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起点,更成为成都向世界展示其文化软实力和办赛能力的窗口。
更重要的是,大运会开幕式聚焦“青春力量”,全球大学生运动员在此刻齐聚,他们的梦想与汗水超越了政治与地域界限,中国运动员代表郭涵煜说:“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体育让我们成为一家人。”开幕式上,青年志愿者们用多语言服务外宾,高校学生参与文化表演,彰显了中国青年的开放与自信。
未来的回响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已圆满落幕,但它的影响远未结束,这场盛事开启了为期12天的体育竞技与文化交融,而东安湖体育公园作为遗产,将继续服务市民健身与国际赛事,成都用行动证明:体育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连接人心,推动文明互鉴,当圣火照亮蓉城夜空,世界看到了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正以青春之名,书写未来的无限可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