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隆重召开,庄严宣告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一部由无数平凡英雄用奋斗书写的壮丽史诗,大会深情回顾了波澜壮阔的脱贫历程,表彰了闪耀时代精神的楷模与集体,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最艰苦的一线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这项伟大事业,这场胜利,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观看直播,心潮澎湃,深受教育,更感振奋,我们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楷模为榜样,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金色的阳光洒向人民大会堂,当庄严的国歌在会场响起,我通过直播画面见证了一场必将载入史册的盛典——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屏幕上,一位位脱贫攻坚楷模走上领奖台,他们中有扎根山村的干部,有带领乡亲致富的带头人,有默默奉献的普通农民,他们的脸上刻着风霜,眼中闪着光芒,手中捧着的不只是荣誉证书,更是八年来中国人民用汗水、泪水甚至生命书写的减贫奇迹,这一刻,屏幕前的我热泪盈眶,不仅为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而激动,更为这场伟大实践中绽放的人性光辉而震撼。
直播镜头扫过会场,我看到张桂梅坐在轮椅上被推上台——这位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校长,用病弱之躯托起了两千多名山区女孩的求学梦想;我看到黄文秀的父亲代女儿领取荣誉证书时眼中的泪光——那位30岁牺牲在扶贫路上的驻村书记,用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看到毛相林布满老茧的双手——这位“当代愚公”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8公里“天路”,改变了村庄的命运,这些鲜活的面孔,构成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集体肖像,他们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痛的平凡英雄。
这场直播不仅是一场表彰大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当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屏幕上跳出一个个震撼的数字——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是“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政治担当,直播中呈现的脱贫地区新旧对比画面,让我直观感受到这场变革的深度与广度——昔日的泥泞小路变成宽阔公路,破旧土房变成崭新民居,失学儿童坐在明亮教室,因病致贫家庭有了医疗保障,这一切巨变,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智慧和勇气。
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直播中介绍的“精准扶贫”理念,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实现了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形成了全方位、系统性的脱贫体系,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机制,实现了先富帮后富、区域协同发展的中国式解决方案,这些创新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为这场历史变革的见证者,我通过直播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内涵——那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团结精神,是“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扶贫工作本身,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动力,在表彰大会现场,当全体起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我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直播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需要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脱贫攻坚楷模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已经结束,但它所传递的精神火炬将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那些感人至深的事迹,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记忆里,激励着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这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丽篇章——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奋斗,人类就能够战胜任何贫困,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