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先辈旗帜 传承长征精神

接过先辈旗帜 传承长征精神

Monody(挽歌) 2025-09-08 24小时更新 6 次浏览 0个评论
,2016年《开学第一课》以“接过先辈旗帜,传承长征精神”为主题,通过邀请年近百岁的老红军及后人们亲身讲述,为全国青少年生动再现了长征路上的艰苦卓绝与英雄史诗,节目围绕“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内涵,深度诠释了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它激励新时代的青少年,要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将永不褪色的长征精神内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勇敢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挑战,肩负起历史使命,走好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路。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开学季,2016年9月1日晚8点,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如期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今年的主题格外引人深思——“先辈的旗帜”,聚焦长征胜利80周年,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长征精神生动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节目在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拉开帷幕,主持人撒贝宁、董卿、何炅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烟云,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三位主持人分别以“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为主题篇章,通过多元互动形式,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娓娓道来。

第一篇章“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的讲述令人动容,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穿着草鞋徒步穿越草原和雪山的画面,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什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胡老回忆道,长征途中曾遭遇敌军袭击,战士们为了保护通讯设备,不惜跳下悬崖,那些曾经亲历长征的老兵们,用平静而坚定的语气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却在孩子们心中激起了惊涛骇浪。

第二篇章“勇往直前”带来了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讯兵的故事,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分享了自己在长征中学习无线电技术的经历,在没有教材、没有教具的恶劣条件下,战士们以大地为纸,以手指为笔,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航天员王亚平也来到现场,讲述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她表示航天事业也是一次新的长征,需要同样的勇气和毅力。

接过先辈旗帜 传承长征精神

第三篇章“百折不挠”中,红军指挥官耿飚的女儿耿莹带来了父亲的故事,她详细介绍了红军一天的行军路程和食物配给,让同学们惊叹不已,红军战士每天只吃一粒黄豆果腹,却要行走相当于400米跑道300圈的距离,这种惊人的毅力和坚韧,让现场的孩子们无不为之震撼。

节目还特别设置了“勇过铁索桥”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在模拟“泸定桥”的环境中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亲身体验长征的艰险与红军的勇敢,这个环节不仅有趣,更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开学第一课2016完整版》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通过AR、VR等现代技术,让历史“活”了起来,孩子们可以与虚拟的红军战士互动,亲眼看见雪山草地的险峻,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枯燥的文字,而变成了可感可知的生动画面。

接过先辈旗帜 传承长征精神

节目最后,全体起立,共同宣读《少年宣言》:“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革命先辈,向着理想勇敢前进。”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不仅回荡在演播大厅,也回荡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

《开学第一课》自2008年开播以来,已成为中国中小学生开学季不可或缺的精神盛宴,2016年的节目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创新的表现形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据统计,全国约有2.2亿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收看了本届节目,创下了收视新高。

长征精神是什么?是不屈不挠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团结互助的情谊,是勇往直前的勇气,80年过去了,这种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开学第一课2016完整版》成功地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新时代的青少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接过先辈旗帜 传承长征精神

当我们凝视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当我们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故事,我们明白,长征从未结束,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长征路上,接过先辈的旗帜,传承不朽的精神,这是《开学第一课》给予孩子们最宝贵的新学期礼物。

在新的学期里,让我们的孩子带着这份珍贵的礼物,勇敢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挑战,走好他们自己的长征路,因为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前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诚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接过先辈旗帜 传承长征精神》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